案例
甲企业吴总在一次销售会议上宣布,由于公司业务迅速下滑,盈利水平严重下降,经公司相关领导研究,决定将所有销售人员的工资下调30%。这是已经决定的事情,希望大家顾全大局,不要有什么情绪。当天会议还是照常进行,也没有发生什么意外情况,吴总以为这件事情也就这么过去了。
第二天,刚进办公室,秘书小苗就送来了6个分公司(办事处)经理的集体辞职报告。吴总咆哮了起来,狠命地拍了下桌子,说道:企业的业绩好时“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员工需要激励,我就给员工发奖金、买奖品。员工累了,我就让他们带薪休假、组织他们出去旅游,但怎么业绩还没上去?”这一帮狼心狗肺的东西,平时公司的口号喊的嗷嗷叫,要死心塌地跟着公司干,现在怎么能说翻脸就翻脸呢?这几年公司哪点亏待过他们啊?现在不是经营出现问题了嘛!怎么就没有一点忠诚度呢?要走都走吧!可转而一想,6个经理掌握的是公司销售的半壁江山啊,他们一走,公司的市场不等于是折损过半?事情还没有完,后面接二连三地有不同层级的销售人员提出辞职,吴总陷入了“辞职门”泥沼,苦不堪言……。。
这一幕可能在很多公司都出现过。老总们通常很失望也很气愤,作为支撑,他们已经尽了全力。而且他们也常常想,人力、财力几乎随叫随到,怎么还是出现这种局面。
乙企业的经营也出现了和甲企业同样的被动局面,公司营销高层决定也采取降薪策略,减少人力资源成本来应对出现的危机。公司包了一个依山傍水,景色宜人度假山庄,将200多名城市经理及以上级别的销售骨干召集起来,开研讨会。重点是讨论经济危机给当前行业和企业带来的威胁,公司如何平稳度过当前所处的危机。
会上,总经理与董事长分别做了开场发言,充分肯定了各级销售人员给公司创造的价值,将公司当前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做出了深入阐述。态度诚恳,措辞感人,员工无不为之动容。接下来就分组讨论,过程轻松,氛围融洽,总经理不停地穿插于各个小组参与讨论。其间,几乎每个小组都将降薪作为首要话题讨论,有的提出降薪的比例,有的提出干部带头等建设性的意见。参会人员都纷纷表态,愿意与公司共同度过难关。
公司根据大家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总,在降薪幅度上,分公司经理级别以上人员薪水降低35%,城市经理降低30%,基层主管与一线员工降薪25%.在会议结束晚宴上,董事长与总经理高度评价了员工识大体、顾大局的思想觉悟。
上一篇:企业家和老板的区别
下一篇:管理者应该具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