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就是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纵向到班组管理,横向到各个职能部门,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一点都不为过。
基础管理工作包含了八个方面:安全管理、定额管理、计量管理、标准化管理、计划管理、成本管理、档案管理和现场管理,在企业成长的不同时期或企业所处的不同行业所起到的作用不尽相同,但工作内容不可少。
1、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的对象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一切人、物、环境的状态管理和控制。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往往忽视安全管理,企业在成立初期就要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承担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安全生产法》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明确了“七项”职责:
(1)建立健全并落实本单位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2)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4)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5)组织建立并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6)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2、定额管理
定额管理是指企业各类经济与技术定额的制定、执行。定额是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对企业物力、人力、财力的消耗及占用所做的规定性数据,如劳动定额、材料定额、仓储定额、油料定额等等。既是生产同类产品,由于企业的生产工艺、设备水平不同各企业的定额数据也不一样。对定额工作的要求:
(1)企业制定的各种定额必须有充分的技术和经济数据作为依据,既要合理(符合企业实际状况),又要先进(同行业比较不落后),保证多数职工经过一定的努力可以达到定额要求;
(2)定额要及时修订,当企业的生产组织、技术条件发生了明显改进,职工的技能水平有提高,就要及时修订相关定额,这也是定额的先进性。
(3)定额工作不是孤立的,应不断完善建立定额体系,并实施,与企业经济效益和考核工作直接相关联。
上一篇:分享八个管理基本小常识
下一篇:你需要知道的企管知识